admin

如何看待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存在水分? - 知乎

admin 欧洲杯赛事 2024-04-27 19浏览 0

如何看待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存在水分? - 知乎

  这个我有权回答!

  高中参加过两次叶圣陶杯,高一没选上。高二秋游的时候为了写完作业在动物园花了25分钟,手机手打的文章拿了省二(当然很烂)。

  高三我知道有这个比赛,提前三个月写了文章,期间找语文老师修改10遍左右的稿件,学校初评打分大概90的样子,老师说获奖应该不难。

  结果什么奖都没有。老师说因为每个学校按提交比例推荐,她自己的两个物化班一共只提交了25份,具体比例是多少我忘记了。推荐的名额就很少。

  最后的结果是提交的里面校初评90分以上3个最后拿了省一,另一个91分的拿了省三,我和另外一个90分的同学直接没了。

  这个比赛好在哪里?初赛完全不设限,想写什么都可以。当是就是因为灵感很多,只有叶圣陶杯什么都能写就很喜欢这个比赛。之前存了两篇稿,一篇改编的白蛇传,一篇模仿汪曾祺写小时候故事的。语文老师说过喜欢第一篇,当时没有想到,突然受宠若惊,细细修改大纲和文字后信心满满,结果就是什么奖也没有。

  三个省一的文章我都看过,确实有水平的。一个从毛细现象发散很有哲理的散文,另外两个都是追忆小时候故事的散文。我当时抱着挑刺的心态去看,但就是挑不出毛病。但就觉得自己写的就是好!(傲娇)

  过了一年再看之前的文章,只发觉自己当时有点文青气犯了,写的很尴尬矫情,文笔有些过于华丽了。这也是我觉得高中的时候很多人的问题。

  叶圣陶杯的官网列出来很多小作者,履历是一个比一个牛。甚至有已经进了作协的,真的大为震撼。但自己去看了文章,浓浓文青气息,文笔是好的,但是有时候看完就是一脸懵,读完感觉言之无物,故意的离骚。散文居多,只是从我的角度我读不出什么哲理与情感。

  这个比赛参赛的选手很多,先是从学校层面,每一个教师按照自己提交的学生文件比例推荐一二三等奖,再在省级按比例评价一二三等奖,最后一等奖在95以上的参加总决赛吧(大概是这样,好久没去看具体流程了)

  我到现在还相信当时没拿奖就是班里提交的人太少导致的。这么说,全年级理科班获奖的基本都在我们班了,只是其他班都是整班提交,我们班的很多人当时写了首打油诗回去校级参赛了……之后老师让周末打成电子稿提交,除了本身就写好的,根本没有人做。

  现在虽然还常常怨恨,但叶圣陶杯的初赛文章不设限制在我看来就是足够明智。在这个年纪,去写自己喜欢的作品,去多了解更多的类型比一门心思的去写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获奖更有意义。(没有恶意,我也很喜欢写抒情散文)

  班里语文学习不好的物理课代表兴趣使然地写了一篇科幻小说,虽说文笔一般,但内容很新奇。班里爱看纯文学的,写了篇《管中窥豹》,被语文老师课上拿来解读。我爱看张爱玲,模仿她的蒙太奇式的写作写成的文章到现在也让自己觉得满足。

  高三那些的叶圣陶杯,班里经常传阅各自的文章,不同类型,不同写作风格。语文老师也很支持这样的氛围,和我们讨论。那一阶段的语文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和拿了省三的同学聊到这个话题:

  好吧,她也在愤恨中……

  高一她还去参加了决赛,高二省一,高三的文章在我撺掇下也写了很久,就是最后省三点结果让她抑郁很久。

  文章又拜读了一次,格局确实很大。她的文笔毋庸置疑,语文组一致认为写得很好,就是最后结果大家都在打抱不平。

  咳咳,早八刚睡醒看到邀请,迷迷糊糊打来好多字,发现跑题了,补一下:

  所有比赛有水分很正常,尤其是作文大赛,有哪些评委就完全能体现一个人的主观意愿。但叶圣陶杯胜在哪里,就是那个初赛不设限制。基层的教师推荐,很多类型文学其实不被看到,但是仍然有机会获奖。

  我高二写了一个援藏干部的故事,文笔、内容完全没有讲究,结果最后拿了奖。高三细细修改结果一场空。

  心里确实很不爽,也为那个省三的同学打抱不平,尤其我当时是冲着它的获奖对综合素质评价有用才去的。

  我也气了很久,但过了些日子我也看开了,能肆意去写,让很多人看到,我满足了。

  水就水去吧,你写一篇符合意识形态的文章去参赛也能证明你的能力,别人获奖与否,不是评价我能力的范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